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16:03:59
牧青点评当代书画家
引子:由于对书画爱之甚,对其艺术好之深,无奈凡夫俗子一个,亦经不住世俗红尘的诱惑,所以笔者常常做些烦言琐语行,名之谓“评”。时下所罗列的100位书画家,其中有笔者求学问业的老师和传道授艺的恩师,也有与笔者一面之缘或促膝长谈的老师,或亦师亦友型的故交,也有未曾谋面仅凭图刊作品有所了知的老师,更有当代书画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艺术成就已基本上盖棺定论了……仅此笔者对这些先师大贤、老师故交的“艺业”认识和理解谈一点粗略的看法,数言几语,权当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再学习过程,望列位看官大老爷、夫人太太、丫头小姐们,勿生歧义,多发表不同意见讨论为盼。
肖娴作为一名女性书法家,师出康有为,她的作品气势磅礴,学师法而不死守师法,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象,行笔洒脱、力感浑厚在她的作品中就更多了些,比起她的老师南海先生来说,更能放开手脚的去挥洒那“楼船夜月”、“杏花春雨”的书法艺术情性。然而她的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字之中宫不守的现象,有故意妄为自然的行径,所以有一种肆意粗野的嫌疑。
以魏碑入书写草书,要想写的自然率真、形神俱佳,并且不入俗流之粗野,这是魏碑要尽情性挥洒之际最难把握处。故当年写《石门铭》摩崖的王远、华山石室写《开张奇逸》对联的陈抟老祖,包括后来康有为师徒等人也不能逃此劫数!民国时期的于右任先生或许窥透了其中奥妙,在试图纠正草书草法混乱不堪的情况下,以教育为本要,以魏碑草书来力倡书法的“标准草书”,然其字虽然夸张有度,但总显得拘谨,不能放浪行骸。后来有一位沪上的周慧珺先生,在她的行草书中多少也借入了前人的魏碑草书法则,这样才是她的作品在二王、颠张、鲁直、米南宫的阴影中显得比较沉稳洒脱、遒劲爽朗,然而她的作品与魏碑草书已经相去甚远了,一般人也不过多是问罢了。
林散之,这位黄宾虹的高足,不学老师的画,而以老师的山水画法入书法,使“以书法入画法”的一般常理在他那里更显得颇有意义。世事本来就是颠倒颠,关键看谁会用不会而已!若说林散之与于右任的草书,二人各有千秋,但林不如于。林的草书有点虚浮柔滑、收笔潦草、故作水墨烟云、缥缈阴柔美之感,于的草书下笔收笔讲究法度,造型夸张中而力求准确无误,他的书法则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大气大度、气象恢宏之感!书法中的草书(特别大草、狂草)如同国画中大写意山水画,最能表现人的情感,宣泄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情感,流露人的情感。然而草书很难为之。学画三年能成为一名好画家,学书法十年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书法家。翻开书法史长卷,能为草书者不少,然精熟草书(大草、狂草)者不过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祝允明、文征明等人而已。
楚图南以文史、教育治学的书法家,中锋运笔把握的极好,老拙厚重,其介于楷、隶之间别具一格的书法风格,或许促使后来刘炳森先生要开创自己隶书局面而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力与借鉴作用。虽然,刘炳森以隶书名重于世,但是他的隶书意义的情性挥洒与自然率真似乎还未到家,有点“匠”字之嫌。这又可能是他对颜楷《多宝塔》侵染的过多原因,致使后来隶书不能放开手脚的去书写。至于当今以“草隶”为誉的张海先生,其已明显地受到了时风潮流影响,虽然隶书的写法需要再进一步的去解散、去开拓、去创新,但是绝不能流入肆野的境地。说真的,张海先生现在的字不如以前了,特别不如他九十年代时期的隶书风格了!
启功当以教育、国学、鉴定为重,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并不那么地高,其书瘦劲冷寂,点画变化单调,还不如他的山水画更能吸引人。然世人以名为重,不究其理,故效仿者多也。至于有人据理说他的字已经入了方正字库,那么收入电脑的都一定是好字吗?需慎思。
欧阳中石以治王询《伯远帖》而著名,力推唐楷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元代赵孟頫,通晓京剧、京胡,他的作品在点画变化夸张中表现出了一种平和简静的样子,书卷气息很浓,不激不捩,是当今自沈尹默、赵朴初之后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大家。
沈鹏草书以中锋用笔,遒劲有力,偏锋、侧锋和枯笔兼使,不善用涨墨、宿墨,故作品多了些涩、硬的感觉。然而他是现如今草书写的最好的一位人了。特别是近几年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他拥有深厚的诗词文学功底的优势了。言恭达,他对草书的“线”也许独有情衷,作品中多长画,然而有的线使用过于牵强,蓄意造势,造成作品点与线之间在处理上的一大疮伤。张旭光,他草书很不错,点画跳跃性很大,视觉冲击力很强。然细观之,似乎也受了如今时风潮流的影响,有故意粗野为之的现象。
至若,段成桂、聂成文、钟明善、茹桂、旭宇、李尚才、吴善璋等人的草书、行草书虽有个性,或在其他方面有特殊的贡献,但均不是佳作,故不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