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1日 14:04:12
三月中旬,随什邡锦程旅行社组织的湖北、浙江、江西、安微四省“江山如画,四省联游”活动。先后游览了三峡大坝、长江大桥、东湖樱花、黄鹤楼;浙江雁荡山、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故里、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故居,廿八都古镇和军统特务培训基地;安徽黄山和江西瓷都景德镇、婺源篁岭的梯田花海等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黄山和婺源篁岭的梯田花海。
绝美黄山
黄山有遒劲盘曲的苍松、奇巧别致的怪石、翻腾汹涌的云海、常年不息的温泉,又集泰山的雄伟、庐山的清幽、华山的险峻、峨眉的秀美为一身,黄山的绝美风光,令无数文人墨客赞叹不已。久慕之美名,直到退休我才有幸一睹黄山绝美的容颜,了却了一桩心中的多年夙愿。
导游介绍,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评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第一绝:奇松
在高空索道上向下俯览,满山遍野到处都是千姿百态的松树,有的伟岸挺拔、有的遒劲盘曲、有的横斜绝壁、有的倒挂危崖;有的独立峰巅;有的像俏丽的遮阳伞、有的像婀娜飘逸的女子,美的令人赞叹,奇的让人叫绝!
黄山松的奇特就是:根须扎进石缝破石而出,在悬崖峭壁上枝桠向着阳光的一面生长,繁茂苍盛,傲然挺拔。因其生长环境十分艰苦,生长速度异常缓慢,矮小的黄山松,树龄已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仍然顽强不屈地立于岩石之上,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风霜雨雪,依然保持着青春蓬勃的优美迷人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出索道随着游人的涌动登上玉屏楼后,游人传来一阵阵惊呼,顺着人们手指的方向,映入眼帘的便是驰名中外,傲立于玉屏楼下的迎客松和送客松。
迎客松是一株树龄长达千年的古松,被称为黄山的奇松之首,其姿态优美苍劲,冠如华盖,秀美多姿,更像一位千年美人,两大侧枝犹如两只长长的手臂,热情的迎接着八方来客,将“远来的客人,欢迎你的光临”展现得淋漓尽致。
迎客松历经数代王朝的荣辱兴衰,目睹了多少文人墨客、旅行家们,在这里挥毫泼墨......。
在迎客松不远处,还有几株酷似作揖的送客松,枝叶向侧面伸展,好像在作揖送客。漫山遍野的无名松,如神来之笔,将黄山点缀得妙不可言。有了这些无名苍松的陪衬,黄山更加绚丽多姿。
第二绝:怪石
黄山的怪石,以奇取胜,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妙趣横生。从正面、侧面观看,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角度观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似人似物,有的似鸟似兽;有的形似,有的神似,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怪石与奇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称奇叫绝!
第三绝:云海
在去黄山之前,听说黄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五十余天才会出现云海奇观,云海犹如海市蜃楼,有着震撼人心的柔美。在去黄山的路上,我默默祈祷,愿上天大发慈悲,让我们看到云海奇观,遗憾,天公不作美,我们没有能见到云海。
第四绝:温泉
黄山的温泉与奇松、怪石、云海齐名。黄山温泉又称灵泉、汤泉、朱砂泉。相传轩辕黄帝沫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故誉为灵泉。由于随团旅游,旅行团没有安排温泉项目。
都说黄山有“四绝”,可我却看到了黄山的第“五绝”,那就是被人们忽略漠视的黄山挑夫,他们是黄山令人震撼的流动画面。
以前我只在书本和电视上看到过挑夫,这次与挑夫擦肩而过,能听到他们负重爬山的喘息声,能闻道他们身上发出的汗水味。
黄山挑夫,他们大多来自黄山脚下的农民,有抬担架的,有挑货物的。肩上都搭着一条毛巾,扁担两端悬挂着两包沉甸甸的货物。黑黝黝的背部肌肉闪着油亮的光泽,看上去坚实有力。脖子后面都有一块突起的肌肉包块,这显然是长年累月被扁担压磨出来的肉茧。
他们爬山的方式很特别,先从台阶的右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后侧身向右斜行向上,几步之后再向左斜行,每一次转身,扁担就换一次肩。
他们用独特的方式来回曲折的攀登着一步步台阶,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货物,大汗淋漓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坚毅和从容。这种坚毅和从容,犹如黄山的雄峰和坚韧挺拔的无名苍松,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之美。
黄山之行,为了陪伴妻子,我虽然没有到达莲花峰、天都峰和光明顶三大主峰,也没有见到“四绝”之中的云海和温泉,但我见到了“五绝”之一的挑夫。一条扁担,一根拐杖,他们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整座黄山游人的日常所需,这幅奇特的流动绝美图,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婺源篁岭
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篁岭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梯田花海寻芳、村落天街访古、乡风民俗拾趣等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民居均属徽派古建,村落依山而建,呈扇形梯状排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秀美青山的掩映下,徽派古建筑群更显大气磅礴。因常年气候湿润,云雾缭绕,梯田叠翠铺绿,篁岭村落仿佛是浮在云上的瑶池仙境,被称为“梯云人家”。
梯田花海
婺源的梯田,被网友评为“全球最美的水墨梯田”,婺源乡村,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每年春天,婺源的梯田油菜花海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
阳春三月,篁岭漫山遍野一片新绿、嫩黄,千亩梯田油菜花进入最佳观赏期。站在长约300米,地面垂直高度97米,中间铺设48米玻璃栈道的垒心桥上观赏梯田花海极为壮观。
篁岭天街
篁岭天街,横贯东西,九条巷道延伸连接村庄各个角落。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商铺林立,各种商品在此汇聚:书屋砚庄、伞铺丝坊,特色小吃,尽显百年繁华景象;各类花卉竞相开花,菜花、桃花、梨花、樱花、三角梅、马鞭草、紫藤、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开满天街巷弄、墙角窗边、荒垣古埂、半山坡地。天街是主体,鲜花是点缀,整个街道温婉动人。
花溪水街
天街左侧的花溪水街,青山环抱,绿水缠绕,玲珑秀美。高大的古樟树枝繁叶茂,绿盖叠翠,一条小溪从山顶通过水街中心向山谷流淌。两侧徽派民居建筑依山而立,沿溪而建,从山脚到山腰,层楼叠院、高脊飞檐、参差错落,鳞次栉比。
徜徉水街,九曲回廊贯通所有街巷,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端庄整肃,马头墙凌空起舞、错落有致;门楣窗扇、砖木石雕古朴雅致,既彰显出徽派建筑的典雅,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沿街的石桥、木桥、拱桥,将水街两岸紧密相连。清澈的溪流,依偎民居商铺低吟浅唱。如果说水街是一位天生丽质的美女,那么这溪流就是美女腰间柔美灵动的丝带,彰显出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灵气和韵味。
元曲作家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一首小令,使“小桥流水人家”成为人人向往的诗意家园,花溪水街便是这首小令鲜活、生动的注解。
篁岭“晒秋”
乡村晾晒农作物果实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现象,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民没有空地可供晾晒,为了适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房顶上搭起长长的木架或竹架,使用圆圆的竹编簸箕,在架上晾晒农作物果实,既不占地方,又便于管理。
篁岭人将这种晾晒果实的现象叫作“晒秋”。这里的“秋”,虽然是指秋天丰收的果实,但果实并非秋天的专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果实可晒。由于房屋错落分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集中晒秋场面更加壮观。
晒秋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最美乡村的符号,也是众多画家、摄影家的创作素材。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篁岭的花海、古建、水街、晒秋,虽然镌刻在安徽和江西大地,同时也镌刻在我的心中。
致敬绝美无双的黄山,致敬黄山的无名挑夫。